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58篇
  免费   16181篇
  国内免费   6446篇
电工技术   52410篇
技术理论   15篇
综合类   15156篇
化学工业   6483篇
金属工艺   2698篇
机械仪表   5458篇
建筑科学   35424篇
矿业工程   4318篇
能源动力   8945篇
轻工业   2263篇
水利工程   7310篇
石油天然气   2088篇
武器工业   813篇
无线电   149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28篇
冶金工业   3549篇
原子能技术   2188篇
自动化技术   14112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1606篇
  2022年   3313篇
  2021年   3908篇
  2020年   4387篇
  2019年   3316篇
  2018年   3052篇
  2017年   4241篇
  2016年   4955篇
  2015年   5750篇
  2014年   13900篇
  2013年   9190篇
  2012年   12852篇
  2011年   13812篇
  2010年   11041篇
  2009年   11342篇
  2008年   10753篇
  2007年   12509篇
  2006年   10533篇
  2005年   8381篇
  2004年   7058篇
  2003年   6092篇
  2002年   4657篇
  2001年   3786篇
  2000年   3058篇
  1999年   2110篇
  1998年   1404篇
  1997年   1137篇
  1996年   1047篇
  1995年   837篇
  1994年   713篇
  1993年   443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9篇
  1959年   13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块状渣土置换软弱地基和回填低洼谷地等是处置工程渣土的有效途径。为了分析饱和块状混合回填土地基的固结性状,运用混合物理论建立了其一维固结模型。首先,假定块状土固相和充填土固相之间满足等应变条件,获得了饱和块状混合回填土中各相应变与块状土孔隙变形和充填土孔隙变形的关系式。其次,在小应变条件下,根据自由能势函数方程建立了饱和块状混合回填土的一维线弹性本构方程,再结合达西定律和应力平衡方程获得了一维固结控制方程。再次,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一维固结解析解,通过退化本文模型与已有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所得解析解,分析了充填土孔隙渗透系数、块状土孔隙渗透系数以及流体交换参数等因素对饱和块状混合回填土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土孔隙渗透系数对饱和块状混合回填土地基整体固结性状起主导作用;在固结初期,块状土超孔压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且3个参数具有相似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2.
Power generation and its storage using solar energy and hydrogen energy systems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overcome serious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fossil fuel-based power plants. In this study, an exergoeconomic model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a direct steam solar tower-hydrogen gas turbine power plan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n on-grid solar power plant integrated with a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composed of an electrolyser, hydrogen gas turbine and fuel cell is considered. When solar energy is not available, electrical power is generated by the gas turbine and the fuel cell utilizing the hydrogen produced by the electrolys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orking parameters on the cycle performance dur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rmodynamic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the solar irradiation by 36%, leads to 13% increase in the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cycle. Moreover, the mass flow rate of the heat transfer fluid in solar system has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exergy cost of output power. Solar tower has the highest exergy destruction and capital investment cost. The highest exergoeconomic factor for the integrated cycle is 60.94%. The steam turbine and PEM electrolyser have the highest share of exergoeconomic factor i.e., 80.4% and 5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3.
Green hydrogen from electrolysis has become the most attractive energy carrier for 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to carbon-free energy sources possible. Especially in the naval sector, hydrogen has the potential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targets due to the lack of low-carbon fuel options.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an offshore liquefied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plant for ship refueling. The plant comprises a wind farm for renewabl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 electrolyzer stack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a water treatment unit for demineralized water production, and a hydrogen liquefaction plant for hydrogen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o ships. A pre-feasibility study is addressed to find the optimal capacities of the plant that minimize the payback time. 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lyzer capacity shall be set equal to a value between 80% and 90% of the wind farm capacity to achieve the minimum payback times. Additionally, the wind farm capacity shall be higher than about 150 MW to limit the payback time to values lower than 11 years for a fixed hydrogen price of 6 €/kg. The Levelized Cost of Hydrogen results to be below 4 €/kg for a wide range of plant capacities for a lifetime of the plant of 25 years. Thus, the model shows that this plant is economically feasible and can be reproduced similarly for different locations by rescaling the different selected technologies. In this way, the naval sector can be decarbonized thanks to a new infrastructur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refueling of liquified green hydrogen directly provided on the sea.  相似文献   
24.
以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基于能效优先的多天线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与IRS无源波束成形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最大化接收端的最小能效为优化目标,构造在发送端功率、接收端能量阈值、IRS相移等多约束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采用Dinkelbach算法转化目标函数,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得到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向量。采用SDR得到IRS相移矩阵与反射波束成形向量。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降低了系统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接收端的能量阈值。当系统总电路功耗为?15 dBm时,所提方案的用户能效为300 KB/J。当IRS反射阵源数与发送天线数均为最大值时,系统可达最大能效。  相似文献   
25.
吕尚文 《建筑结构》2022,52(1):24-29,35
为了解决城市廊道资源的紧张和公共交通发展需求的矛盾,出现了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的共建型式,即公轨共建的复合型交通模式,以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的人民路站为例,研究公轨共建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要点。首先,为降低浅层气体对桩基的承载力及沉降影响,对遇到局部浅层气体发育的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然后针对公轨共建一体化车站分别进行了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研究表明构件及整体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针对工程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快速路桥面体系的选型、超长结构温度应力的控制措施、轨道梁挠度及应力的控制、快速路桥面振动对车站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6.
盘扣式支撑架具有承载力强、方便安全、结实耐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施工。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万顷沙车辆段为例,对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架在地铁车辆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朱艳 《电子测试》2021,(3):133-134
本文针对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为该技术的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围绕人工智能与智慧海洋建设这条主线,论述人工智能、智慧海洋的概念,列举当前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在海洋观测方面融合的切入点,初步展现一种海洋技术与装备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向智慧海洋建设赋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9.
电力系统维护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应用智能算法的无人机电力巡检则为电力系统维护提供便捷。电力线提取是自主电力巡检以及保障飞行器低空飞行安全的关键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理论进行电力线提取是电力巡检的重要突破点。本文将深度学习方法用于电力线提取任务,结合电力线图像特点嵌入改进的图像输入策略和注意力模块,提出一种基于阶段注意力机制的电力线提取模型(SA-Unet)。本文提出的SA-Unet模型编码阶段采用阶段输入融合策略(Stage input fusion strategy, SIFS),充分利用图像的多尺度信息减少空间位置信息丢失。解码阶段通过嵌入阶段注意力模块(Stage attention module,SAM)聚焦电力线特征,从大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高价值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背景的多场景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0.
随着海洋资源勘探和海洋污染物监控工作的开展,水文数据的监测和采集等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水文数据采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是水下无线传感器二维监测网络模型中,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的问题,其设计方法是通过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ping,SOM)对传感器节点进行路径最优化处理,结合优化的路径图形和K-means算法找到路径内部聚合点,利用聚合点和传感器的节点得到传感器通信半径内的数据采集点,最后通过SOM得到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到各个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的最优路径。经过实验验证,在水下1 200 m×1 750 m范围内布置52个传感器节点的情景下,数据采集点相比于传感器节点路径规划采用相同的采集顺序得到的路径优化了6.7%;对数据采集点重新进行自组织路径规划得到的路径比传感器结点路径的最优解提高了12.2%。增加传感器节点的数量,其结果也大致相同,因此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水下机器人采集数据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